Donnerstag, Juni 22, 2006

為什麼要在Bar裡看足球賽?

>>柏林的電視塔被畫成粉紅色的足球<<

又是我崇拜的哲學教授提出的問題,為什麼會有去Bar裡看足球賽的風潮出現呢?同樣是轉播,和在家看電視有何差別?
答案很簡單;因為人是群居動物啊!
在家看轉播沒有分享的感覺,沒有群歡的氣氛,所以大家一起上酒吧看電視!踏進酒吧,你就不再是自己的獨立個體,而是群體裡的一員,是群體裡其中的一個個體。(又要提到大家手裡一瓶啤酒的畫面!)
基本上,人與人的溝通使社會形成,如此才有文化的產生。足球文化裡就存在著這樣的意識形態,因為歐洲沒有人會因為要看選美轉播相約上酒吧,也不會因為是要看連續劇,連奧運都無法帶起這樣的旋風,更不必說選舉了。
我們的大學校園裡也有一個大螢幕,就在我們的校園酒吧裡(casino),如果課多離不開學校,學生還是能夠就近在螢幕前為心愛的球隊(國家代表隊)打氣。
ps;隔壁同學還在上課時收到短訊;“德國隊進球了!“

Donnerstag, Juni 15, 2006

足球文化的公式

根達曼市場(Gendarmenmarkt)旁的一家巧克力店,用巧克力做的足球!

不要說是學生們迷足球,遇到世界盃,連教授也無法保持沈默。
我最崇拜的哲學教授,為了將足球也搬到課堂上,昨天提出了一個課題;足球文化!
首先要問的是;足球=文化?足球絕對是文化的產物,可是文化本身好像不太好用足球來定義吧!

當球迷手中拿著自己國家的國旗時,算是一種民族認同的表現,這時話題就升級到了人文的層面。為此,我特別和同學到波次坦的湖水浴場搭起的臨時大螢幕前,邊看德國對波蘭的球賽(1:0),邊觀察德國球迷的民族認同表現。手舉國旗,口裡喊著“德國隊加油!“,將國旗當披風穿,或將黑紅黃三色畫在臉上,我只驚訝還看到人手一瓶啤酒&一個麵包夾香腸的畫面。德國的球迷將代表國家的飲食文化融入足球賽之中,加上國旗的襯托,就出現了這樣的公式;

(足球隊X2)+ 球=足球賽
球迷+國旗=民族認同
啤酒+麵包夾香腸=飲食文化
足球賽+民族認同+飲食文化=足球文化

玩笑式的為德國推算出了可能性的“足球文化公式“,不知道在義大利的公式中會不會出現比薩?那其他國家的公式呢?
話說回來,我還是不太贊成足球等於文化的說法,可是我絕對同意“足球文化“的存在!而在全“球“的關注下,足球也成為人類史上值得保護及延續的文化遺產。
ps;我不是足球迷!

Freitag, Juni 09, 2006

科隆火車站的天花板!


德國在發燒

柏林國會前的臨時足球場

德國在發什麼燒呢?那還用說;當然是在燒足球啦!
我身在首都柏林附近,更能感受到“病“得厲害的德國。連我唸大學的校園中倒處都是德國國旗及世界盃的廣告,實在不得不佩服足球的影響力。最誇張的是,今天是世界盃的開幕賽,本來我們講課應該要上到下午六點,同學們竟然跟教授ㄠ到讓我們早兩個小時下課,雖然開幕賽在慕尼黑,但是沒魚,蝦也好,提早回柏林到國會廣場(Platz der Republik)或波次坦廣場(Potsdamer Platz)上看轉播,也一樣是為德國加油,許多同學根本就已經將國旗帶來學校。可想而知,大家早都心不在焉了!更誇張的是,教授也答應了這個提早放牛吃草的建議!是教授太鬆,還是足球太重要呢?